今日永城报记者 朱 寰
孩子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家庭的依托,然而,每年暑期都是孩子因安全事故导致伤亡事件的高发期。因安全防范疏忽造成的溺水、触电、火灾、交通事故等意外伤害已经成为危害少年、儿童的头号“杀手”。为了不让鲜活的生命在刹那间消失,永城市各相关部门积极开展安全防范教育,提高师生和家长的安全防范意识,减少意外伤亡,加强公共服务,搭建政府、学校、社会、家庭“四位一体”的假期安全防护平台。
暑期防溺水 安全无“假期”
日前,教育部网站编发了中小学生预防溺水童谣:游泳戏水夏日到,偷偷下水不得了;擅自结伴不能保,大人陪护不能少;没有救援不要去,陌生水域不可靠;水性差的不救人,安全“六不”别忘掉。8月4日,烈日当空,酷暑难耐,记者来到十八里镇,看到该镇李大庄村农家书屋里,暑期安全志愿者服务队队员吕梦颖正与孩子们一同观看防溺水教育片、诵读“防溺水歌”。“为确保学生度过一个愉快、健康、平安的暑假,进入暑期后,我们对‘留守儿童活动室’、农家书屋等场所进行全天开放,并组织暑期安全志愿者服务队为孩子们开展假期安全教育和心理辅导,积极打造‘暑期安全第二课堂’”。吕梦颖告诉记者。
记者在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文化)了解到,暑假期间,永城市各乡镇借助农家书屋、各村(社区)“妇女之家”等文化活动阵地,通过组织镇、村干部与暑期返乡大学生组建志愿者服务队,为留守儿童开展暑期作业、书画舞蹈、安全知识、科普知识、心理健康等辅导,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文体活动,丰富学生的假期精神文化生活,引导他们远离各种危险场所,最大限度地避免各种安全事故的发生。“我们发动了离退休干部和‘五老’人员组织成立巡查队,在重点时段和重点地段开展防溺水安全隐患巡查工作。”薛湖镇组宣统委员闫春荣说。
争当电力安全知识“二传手”
“你们这个活动开展得很有意义,孩子是每一个家庭的未来,从小培养孩子的安全用电意识,掌握一定的电力安全知识,不仅增强了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而且对我们大人也起到了督促作用,非常好!”8月5日,在中原路南段的某教育培训机构,前来接孩子的家长王先生见孩子们拿着安全用电宣传画册看得津津有味,由衷地向电力员工称赞道。
为使孩子们度过一个安全快乐的假期,永城供电公司组织工作人员和青年志愿者走进城市辅导机构、乡村留守儿童家中,为孩子们上一堂别开生面的安全用电知识课。活动通过现场发放宣传手册、摆放宣传画板、利用电教课件等多种图文并茂的形式进行讲解,引导孩子们从小自觉养成安全用电的良好习惯,提高孩子们的安全用电常识,鼓励孩子们争当“安全用电小卫士”,避免暑期触电事故的发生。“我们将安全用电编成了顺口溜,以便孩子们更好地牢记安全用电常识。”电力员工丁大睿说,“把安全用电常识传播到千家万户,为社会营造一个安全的用电环境!”
“小鬼”当家 防火知识要牢记
暑假期间,由于很多家长要上班,孩子往往一个人在家,如何让孩子们度过一个安全、充实、快乐的暑假,成为当前家长及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连日来,永城市消防大队深入住宅小区、乡村社区,依托社区活动室、警务站等平台,开设暑期消防“微课堂”,寓教于乐,教授火灾自防自救技能,受到了家长和孩子们的普遍欢迎,《消防标识连连看》、《火海逃生》等一款款新颖的消防小游戏引起了孩子们的兴趣。
“孩子们通过互动消防小游戏,认识了各种各样的消防器材、消防标志标识,模拟体验了火灾报警、逃生自救,学习了暑期防火注意事项,充分调动了孩子们学习消防知识的热情和积极性。”消防教员卢迪说道。同时,教员们还对如何查找家中火灾隐患,如何进行火场逃生自救等消防安全知识进行了详细讲解,结合社区实际以及夏季火灾防控特点,从典型的家庭火灾事故案例讲起,用简单生动的言语,深刻剖析了火灾的危害性和预防火灾的重要性,进一步提高了孩子们的消防安全意识和逃生自救能力。
演集镇丰庄社区居委会的工作人员说:“现在正值暑期,举办这样的‘微课堂’,不但丰富了孩子们的暑期生活,更让他们实实在在地学到不少消防知识,而且陪同孩子们一起来的家长们也受益匪浅,效果比预期的还要好呢。”通过开办暑期少儿消防“微课堂”,不仅普及了消防安全知识和技能,提高了孩子们的消防安全意识,更夯实了社会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基础,起到了“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良好效果。
多方协力弥补假期“空白”
“除了做暑假作业,就是在家帮着爷爷奶奶做点家务,看看电视。”侯岭乡李口村五年级学生许丽云无奈地说,“平日在学校里还有很多课外活动,一到暑假大部分时间就是在家看电视。”与城市中小学生拥有丰富的暑期生活不同,不少农村学生假期生活状况堪忧,安全隐患多、心理问题易发等问题突出。单调的暑期生活使农村学生难以享受假期的快乐和充实,一些学生甚至因无人看管成了到处闲逛的“流浪儿”。王集镇特岗教师王君君告诉记者,一些乡镇的网吧管理并不完善,不仅不限制未成年人进入,放假期间还会通过优惠活动吸引学生上网。“孩子们缺乏正确引导,去网吧大多玩游戏,并且还会接触到网络上的不良信息,一些孩子甚至会染上网瘾。”
记者还了解到,与留守在家的儿童一样,一些进城跟父母过暑假的“小候鸟”的假期生活也面临着再次“留守”问题。很多父母都表示,平日难得和孩子见面,只能趁着暑假将孩子接到身边,对于孩子的假期安排,他们也并无计划。“每年孩子来过暑假,都想着带他们去城里逛逛,见见世面,不过因为工作限制,即使过来也只能让孩子玩玩手机,或者给他们买点零食。”在江苏昆山务工的学生家长吴侠说道。
一些教师及相关专家表示,农村学生暑期生活问题的产生反映出当前城乡在教育资源、公共服务等方面的不均衡,政府、学校、家庭及社会组织等应协力加强农村地区公共服务,共同搭建假期服务平台,以弥补农村儿童假期“空白”。
链接:★★★★★★★★★
温馨提醒:刀具、利器等有可能造成危险的物品应小心收纳在小孩无法接触到的地方,以免孩子被割伤或刺伤;打火机、饮水机或盛满开水的杯子要注意安全摆放,以防孩子玩耍或不小心碰倒导致烫伤;各种药片、药水及纽扣、圆形小电池等最好放在箱子里锁起来,避免孩子误服。 ,本文章阅览地址是
永城人才网www.ycrenca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