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城人才网

讲述他们的爱情故事

文/图 今日永城报记者 杜伟菘 实习生 张 恒
   结婚50周年为“金婚”,金婚夫妇能一起走过漫长的半个世纪,的确让人心生羡慕。其实,我们身边就有很多金婚夫妻,他们同甘共苦,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诠释了爱的意义,也赢得了周围人们的一致赞美和儿女后辈的尊重。近日,记者采访了4对金婚夫妻,听几位老人讲述他们的爱情故事。
  
  翟金兰、谭秀珍:
  同甘共苦修得稳稳的幸福
   69年前,翟金兰经人介绍结识了现在的妻子谭秀珍。那个时代的他们,没有轰轰烈烈的爱情,没有豪华铺张的婚礼,但他们同样甜蜜恩爱。
   退休后,翟金兰的生活没有之前忙碌了,闲暇时间更多的是和老伴儿相处。“近几年,老伴儿的身体没有以前好了,以前在家都是她照顾我,现在我照顾她多些。她的腿脚不方便,我每天都坚持给她洗脚按摩。”翟金兰说到这儿,很自然地抓起老伴儿的手,紧紧握住。
   采访中,记者得知,谭秀珍因年轻时操劳过度,上了年纪后,腿脚变得不太灵活,需借助轮椅行动。得空时,翟金兰就推着老伴儿出去散心,在平淡的日子里感受快乐,享受他们稳稳的幸福。
   如今,翟金兰和谭秀珍两位老人相守了半个多世纪,一直相互理解、同甘共苦,儿孙们也都很孝顺,一家人幸福美满。
  
  苏丰安、胡祥英:
  拍金婚照是甜美的回忆
   “老伴儿是个急脾气,爱说爱唠叨,可我知道她是刀子嘴、豆腐心,是为了这个家好。平时她一发脾气,我就出去走走,等她消了气再回来。哪家过日子不磕磕碰碰?关键就在于两人都要互相忍让,不记仇、不吵架。”苏丰安告诉记者,“我和老伴儿结婚56年来,从未吵过架,遇事互让互谅好商量,这也是家风。”记者观察到,苏丰安性格温和,不爱说话,“我性子慢,她性子急,我们是一急一慢互补。”
   采访中,胡祥英向记者展示金婚照片:“我们昨天刚去拍了金婚照,场景、服装都很丰富,有唐装,有西式婚纱和西装,拍了很多,孩子们看了都说好!”此刻,幸福的表情浮现在两位老人脸上,记者的镜头再次记录下了两位老人美好的瞬间。
   问及几十年的感情如何“保鲜”?苏丰安说,夫妻相处要多为对方想一想,走到一起就是缘分,要珍惜。听到这儿,原本一直笑呵呵的胡祥英眼圈红了,她抬起手,深情地望着与她相守了50多年的丈夫,这一刻,历经岁月沧桑的两只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爱与亲情如细水,在他们的婚姻中缓缓流淌。
  
  刘学苏、陈思兰:
  把对方放在心中重要的位置
   现年70岁的刘学苏和69岁的陈思兰家住菊花小区,已经结婚52年了。“我们是经人介绍认识的,见第一面时就很谈得来。”刘学苏说,“过日子,难免磕磕碰碰,但是我们都把对方放在心中重要的位置。这么多年来,我们一起走过风风雨雨,一起共渡难关。”
   当记者问道他们如何经营婚姻时,刘学苏提起了那次自己犯脑血栓的时候:“那次生病期间,老伴儿精心照顾我,常带我去广场散心,每天都很辛苦,邻居们都夸她是‘一级护理师’。有时候看见老伴儿累得掉眼泪,我真是疼在心里。”听到这些,陈思兰摆摆手:“这些不都是妻子应该做的嘛。”一句简单的话语道出了老人的心思。
   刘学苏告诉记者:“夫妻一起过日子,最主要的是要换位思考、相互理解,不仅两人遇到大事要商量,小事也要打招呼,还有就是要像孝敬自己的父母那样孝敬对方的父母。”
  
  刘家才、吕秀英:
  婚姻是互相尊重和包容
  “我们俩是患难夫妻,我16岁那年结婚后,就投身革命参军去了,这一走就是六年。当时通讯不发达,没办法跟家里联系,直到六年后回家探亲,才得以和家人团聚。那些年,老伴儿一直尽心尽责照顾我的父母,没有任何怨言。”刘家才说着,拿出了一张泛黄的黑白照片向记者展示,“这是我参军六年后,回家和老伴儿补拍的结婚照,很有纪念意义。”记者看到,照片中两位老人衣着朴素,那年,刘家才22岁,吕秀英23岁。“结婚70年了,最艰苦的岁月我们一同度过,尊重、宽容、信任让我们恩恩爱爱到如今。”刘家才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脾气秉性,但婚姻不是儿戏,夫妻双方一定要互相体谅和包容。居家过日子,相互礼让很重要。”
   刘家才说:“幸福的婚姻其实没啥窍门,最重要的是夫妻两人要相互信任和理解,摩擦总是有的,多说几句理解的话就行了。还有就是要宽容,不要为小事斤斤计较,无论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中都要理解和支持对方。”刘家才认为,现在的年轻人动不动就提离婚,这是最要不得的。婚姻遇到问题时,夫妻双方要互相尊重、互相包容,多沟通交流,才能将婚姻保护好、维持好。
  
  
  编后语
  
   什么是爱?金婚老人用他们的经历作答:爱并非是钻石鲜花、名车豪宅,而是在半个多世纪的柴米油盐中相濡以沫,在平淡的生活中携手共老。
  虽然金婚夫妻在生活中也曾发生过摩擦,但这些也成为他们一生中最美好的回忆,幸福在他们眼中就是这么简单、平凡。这也给现在的年轻人带来一些思考:婚姻需要用心经营,需要用爱去理解和包容。 ,本文章阅览地址是永城人才网www.ycrencai.cn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