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城人才网

汗水洒乡土 丹心永向党

今日永城报记者 贾 路
   有一种信仰叫为人民服务,有一种坚持叫几十年如一日,有一种力量叫见义勇为,有一种情怀叫奉献社会,有一个目标叫共同致富……永城市优秀共产党员曾召龙,就是坚持着自己的信仰,见义勇为,奉献社会,带领大家共同致富的典范……
   说起曾召龙,王集镇无人不知他坚持几十年修道路的精神,无数次地帮人排忧解难的事迹,十余次奋力救人的勇为,几十年义务管理市场的拼劲……多年来,曾召龙只讲奉献、不求索取,特别是永城市委组织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更加激发了他为党工作的拼搏动力。
  义务修路 奉献社会
   要想富,先修路。曾召龙说,他这辈子干得最大的事便是修路。如果不是王集镇人人都可证明,记者实在不敢相信年近90岁的曾召龙已义务修路几十年。这些年,为了王集镇道路顺畅,为了发展生产,从311国道上的陈庄桥到刘胡同的小洪河桥,从王集一中至程楼桥等路段,每条乡间公路上,时常都会出现曾召龙忙于修路的身影。
   为了修路方便,曾召龙专门购买了一辆脚蹬三轮车,他把捡到的砖头、石块等垃圾放到三轮车上,最后一起运走。“老曾专门备一套得心应手的修路工具,有铁锹、瓦刀、水桶、锤子等。听说哪里路面坏了,他把这些工具往脚踏三轮车上一放,蹬起来就走。”该镇村民们介绍道。
   因为修路时间久,所以曾召龙对修路有着自己的心得体会。他称,若要修好路,修路用的原料必须是土、水和石碴“三合一”的土方法。修路时,曾召龙先将凹坑里的泥土和杂物清理出来,接着放入砖碴或石块,然后用瓦刀敲击排好,再用土“灌缝”浇上水黏合好,最后用锤子夯实。曾召龙用土法修补的路面,效果着实不错。
   曾召龙义务修路的精神深深感染着周围的群众。看到他修路,常常有人自觉帮他拾砖头、捡石块、推车、提水。春夏秋冬,年复一年,岁月染白了曾召龙的两鬓,但他修路的决心却有增无减。
   曾召龙儿孙满堂,老伴病故多年,儿孙们对老曾的做法全力支持,家务农活从不让他干。可群众对他却评价不一:有人说他乐于奉献,有人说他太傻了……他听了笑笑说:“我甘愿做傻子。”亲友们问他到底图个啥?他心底坦然地说:“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我修路就是为了人民服务。”
   曾召龙用无声行动实践了自己的入党誓言,他爱护集体财产胜过爱护自己的眼睛,他用汗水修铺出一条条平坦大道,他为社会奉献出一片赤诚之情。
  发展生产 造福邻里
   曾召龙始终坚信,发展才是硬道理。改革开放后,生产队解体,他利用住房邻街的地理优势,经营小百货店铺。为带动更多乡亲富起来,曾召龙把自己多年的经营经验毫不保留地传授给邻居、乡亲和朋友们。在曾召龙的带动下,王集街上有十余户村民先后做起百货、烟酒、服装等生意,走上了致富路。
   为维护集贸市场秩序,曾召龙便成了市场的义务管理员。每逢集会他都自费买来石灰划定摆摊区域,使整个街面商品摆放整齐有序。为保持街面整洁,他购买了十几把扫帚,专门用来打扫街道。
   为确保公平交易、文明经商,曾召龙又自告奋勇担起了市场义务调解员。遇到交易争执纠纷曾召龙便主动出面调解。曾召龙用一片丹心排解了一桩桩纠纷,用一腔真情谱写了一首和谐之曲。
   曾召龙虽然年近九旬,但老当益壮、焕发青春。一直以来,他立党为公的信念坚定不移,立志为社会散发余热。曾召龙常说:“我虽然年龄大了,但思想不老,要跟得上形势,要与时俱进。”
   曾召龙的艰辛付出得到社会各界广泛认可,他两次入围“感动中国”好人榜候选人,并先后获得河南省优秀共产党员,商丘市劳动模范、优秀共产党员、十大新型农民标兵,永城市设市十年建设功臣,王集镇无私奉献标兵等荣誉。
   谈起今后的打算,曾召龙感慨地说:“我虽年事已高,但还能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只要一息尚存,我就要为社会散发一份光和热。今后,我仍要继续为党和乡邻做事,为构建和谐永城、加快王集新农村建设步伐做出积极贡献。”
   关爱他人,造福社会,只想奉献,不图索取,立党为公,无怨无悔。这就是一位八旬劳模的高尚情操,一名共产党员的执着追求。 ,本文章阅览地址是永城人才网www.ycrencai.cn
推荐资讯